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作为老字号专题分会场的2025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暨中医药非遗保护与共享全球对话会同期召开,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内容,会议以“字号长青,文明共续”为主题,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与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张其成,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领事朱海宁、秦凯宏,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中医药老字号传承创新与全球发展的新蓝图,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魏子杰主持会议。
	
多方共话中医药出海新机遇
朱海宁在致辞中表示,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湛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将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服务理念推向世界,让高质量的中医药产品惠及更多民众。
	
张其成从文明互鉴的视角指出,中医药老字号是连接古今中外的“活态遗产”,当前正通过梳理品牌文化故事、加快建设“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推动中医药老字号在全球范围的共享与发展。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新华分享了企业当代创新实践,他表示,作为中华老字号,东阿阿胶将通过坚守道地品质、深化科研创新及拓展全球康养合作,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与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宋文勇则从地方经验出发,介绍了依托丰富药材资源与非遗项目,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贵州模式”。
	
构建全球网络加速成果落地
在专题报告环节,世界中联国际联络部主任王晶系统总结了“中医药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成果,并首次公布以“五大方向”为核心的全球共建计划,涵盖海外文化中心建设、国际标准对接、科技专项服务等内容。
	
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副主席连增林分享了作为首个“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海外文化中心”过去一年成功联动11家老字号企业设立永久展区。举办多场老字号产业对接与企业品牌推介会,实现从文化展示到产业落地的关键突破,为后续海外中心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成功范本。
	
在市场与法规层面,澳大利亚山东总会会长、eBest集团董事长单明指出电商是中医药出海的“新桥梁”,并提出标准化、数字化等关键路径。
	
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马安阳则表示,通过专业沟通推动标准互认等务实努力,正在有效改善澳洲法规环境,为老字号合规进入市场注入信心。
	
生态共建推动中医药全球融合
专题座谈环节,在张伯礼引领下,东阿阿胶副总裁陈龙健、广州老字号协会会长苏广丰、世界中联博物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海利等嘉宾,围绕“中医药老字号的国际传播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张伯礼从文化层面阐述了中医药出海的内涵,他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海外传播应立足文化先行理念,遵循“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客观规律。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创新方法路径。要善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医学,通过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临床评价体系,构建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证据双支撑的注册路径。同时要注重将中医药传播纳入国家人文交流机制,通过建设海外中医药中心、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等多元方式,让世界更全面地理解中医药蕴含的整体观、系统论等东方智慧,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陈龙健分享了东阿阿胶在标准化建设与品牌年轻化方面的实践;苏广丰介绍了广州老字号集群化出海的探索;周海利则从文化传播角度,强调博物馆在呈现中医药历史与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东阿阿胶、潘高寿、王老吉、敬修堂以及东璧堂博物馆等机构,共同向“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海外文化中心(法国)”进行捐赠。标志着中医药国际化从单打独斗的“产品出海”,升级为协同并进的“文化出海”与“生态共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在总结讲话时表示,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开幕式期间,全球第二家“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海外文化中心”正式落户澳大利亚,将成为展现中医药产品与服务大洋洲的桥头堡。世界中联将继续发挥国际组织的平台与渠道优势,整合全球资源,为中医药老字号“抱团出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共同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全球卫生健康体系。
	
据悉,本次活动协办单位有世界中联中医药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分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医与书画产业分会、中医药文创产业分会及广州省老字号协会。从今年起,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将由同时作为商务部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联合举办,每年中国境内境外各一场,携手推动老字号中医药企业从“物理集聚”迈向“化学融合”,打造集研发、生产、文化、商贸、服务于一体的高质量中医药产业生态圈,共绘中医药老字号的时代华章。